Bayreuth應該是一個可以和華格納劃上等號的一座城市;而Bamberg則是在紐倫堡附近我認為最可愛的的一個小鎮,小威尼斯的封號或許不這麼貼切,但總是讓去過的人意猶未盡。

P1160716.JPG

Bayreuth這個城市在紐倫堡這個交通區的邊角地帶,從Erlangen出發幾乎只能先往南到紐倫堡,接著再轉車往東北方前行。沿途幾乎都是曠野山林,沒有印象有看到具規模的城鎮,在這條路線上奔馳的火車似乎是柴油引擎,因為沒有看到高壓電桿,而這段鐵路基本上只有單軌,所以若有兩車需要交會也只能在車站中互等。從紐倫堡出發後中間沒有停下任何一站,半個多小時就能抵達Bayreuth。下車後出站往右邊的山頭一望,就可以看到著名的拜魯特音樂節劇院。每年這個音樂節的票總是一票難求,但聽說這個劇院的座位其實很難坐,所以去這邊聽歌劇可能也是在考驗自己的腰椎夠不夠強壯。總之每年七月到九月這邊總是充滿朝聖的人潮,而我在這個朝聖人潮的到來的前夕,來到這個有點安靜的小鎮散步。

下車後就可以體會到這個小鎮充滿濃濃的華格納風味,地面上有橙紅色底白字W的噴漆,只要沿著這個標記就可以找到有關華格納的景點。令人覺得殘念的是很多華格納的東西並沒有辦法入內參觀,例如歌劇院因為即將到來的音樂節並不對外開放,加上外牆有部分在整修,所以是用數位輸出的塑膠布蓋住整修的區域,所以看起來的顏色就跟旁邊的真實牆面有些落差。另外一個拜魯特的著名景點,Markgräfliches Opernhaus也在整修,所以就只能從外面晃過去,從照片中想像內部的華麗燦爛。

P1160730.JPG

有人說上帝在這邊關了一扇窗,必然在另外一處開了一道門。這次在拜魯特的行程就有點像是這樣的感覺。雖然沒有辦法看到著名的景點兩座歌劇院以及在Neue Schloss旁邊的華格納博物館(在琉森有另外一個華格納博物館),但是在街上亂晃的意外收獲是看到Steingraeber & Soehne這家鋼琴製造公司的展示場。雖然說拜魯特老城區的街上到處都是這種古風建築,但是入門處的Steingraeber & Soehne字樣就是讓人覺得與眾不同。很多時候經過城市的櫥窗看到樂器行的擺設,也就是匆匆一瞥看著櫥窗內幾架展示的鋼琴,然後覺得這店面空間實在不夠,可惜了這些漂亮的藝術品,而Steingraeber & Soehne兩翼建築展示的鋼琴除了產品之外更有歷史,在拜魯特音樂節用過拿來作為彩排使用的鋼琴、華格納或者一些名人用過的鋼琴。作為像是博物館的展示中心,當然也有那種從中間切開一半的鋼琴,讓參觀的人知道鋼琴的內部構造是什麼樣子。說真的,我們得很佩服德國人的這種性格,這種切開一半讓人看到內部結構的事情,在工廠的訓練中心中如此,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也如此,只能說真的印象深刻。這麼多漂亮的鋼琴不免在裡面就不斷地拍照,不過在拍照前必須先簽署一張不外流這些照片的聲明,所以很可惜無法讓有興趣的人見識一下裡面的環境。更有意思的是這樣的展示中心,還設有兩個小型的音樂廳,就像是沙龍音樂會的那種場地,而且經常都有表演節目。我想他們這樣的傳統文化是如此的深厚,與生活已經無法分離了吧。看了這麼多漂亮的鋼琴,實在好想要訂一台帶回家,姑且當成未來的一個夢想吧。

P1160765.JPG

看了這家鋼琴行,似乎沒有看到什麼華格納的東西也不覺得這麼遺憾。離開拜魯特搭著公車前往Bamberg,選擇了一條似乎沒有什麼觀光客會選擇的路線,在蜿蜒的山路中轉彎奔馳,經過好幾個山中小村落,終於抵達很多人口中值得流連的Bamberg,這座城市又有所謂小威尼斯的封號。

對於這樣的封號其實也姑且聽聽,在德法邊界的科瑪(Colmar)也有人稱小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但是不管是大是小,城鎮總有自己的風格,那不是這樣的封號所能取代的。Bamberg雖然是小鎮,但總是給人接連著的意外,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從火車站走出後與一般的德國小鎮沒有什麼不同,穿過馬路後就是沿著路標直指舊城區。若不是已經知道那座佇立在河道中間的Rathaus是必須造訪的景點,這個小鎮的第一印象其實並不突出。街道、市集、紅磚步道,然後逐漸出現河道、橋樑,信步走在小城中,沒有地圖只憑著方向感,更充滿著旅行的自在逍遙。

P1160920.jpg

Rathaus果然名不虛傳,就這樣霸氣的蓋在河道中間,兩端各以一座橋與陸地連接,但據說當時Rathaus會選擇蓋在這個地點是有政治意涵的,因為這個人工島恰巧是主教區與市民區的交會點,而當年Bamberg主教並不允許在主教區蓋這棟建築,因此折衷妥協的方案:蓋在水中間。Rathaus牆上的洛可可風格彩繪大多數為平面,但在一些小地方所作出的浮雕花樣讓人有種尋寶的趣味性:比如說露出肥嘟嘟又雪白的小腿的小天使。在橋上往兩側的河道望去,上游狹窄處的水流湍急,流過Rathaus後的河道展開,變得舒緩,也有較大型的游船停泊岸邊,只是這番景象還是很難與威尼斯連結在一起,威尼斯在我的想像中應該是狹窄的河道遍佈城區,Gondola悠閒地在水道中通過。不過氣氛應該是一樣悠閒的:河岸兩邊的餐廳、咖啡館坐著許多遊客,在河景的襯托以及Rathaus等舊城區的建築陪伴下享用美食甜點,或者在臨近的小鋪買支冰淇淋,坐在橋邊的石欄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也有許多趣味。

驚喜不止如此,通過Rathaus後進入主教區,在蜿蜒的小巷中先是看到一家外牆墨綠色的建築,而外邊許多人都人手一杯啤酒,回到旅館休息後翻查資料才知道這是Bamberg最著名的煙熏啤酒,只是自己一個人很難在短時間內把500ml的啤酒一飲而盡,所以後來是等到有個週末跑去Pretzfeld健行,在回程時又繞到Bamberg,才有機會嚐嚐這家名店的煙熏啤酒的滋味。因為我自己的口味偏好黑啤,所以這種煙熏啤酒的味道對我來說還不錯,至於有些人就會覺得口味有點奇特,據同事所說,很多其他來到這邊的台灣同事,常常一杯500ml喝個幾口大概就會停住不動了。不過一群人站在路上喝啤酒的風景,也堪稱是Bamberg的特色吧。

往山坡上走很快就可以看到Dom與Residenz。從Dom前方的廣場平台,可以看到Bamberg的全景,但是高度不算太高,所以風光不如再更高一些的Kloster St. Michael,可以從其花園一覽無遺Bamberg的全貌。Residenz的玫瑰園花團錦簇,各色玫瑰爭奇鬥豔,當然拍照的人們手中的相機也相當忙碌,把握快要閉園前的片刻在花園中悠閒散步,頗有一種”賺到了”的樂趣。歐洲的夏天因為日照時間長,很容易就錯估了正確的時間,看著天色還明而太陽高掛,一點都沒有意識到其實已經傍晚時分。所以夏天在歐洲的旅行,經常不知不覺的就會早出晚歸,因為外頭的天色大好,實在捨不得太早回到旅館休息。

P1160870.JPG

所以從Residenz的玫瑰園看到山頭上的Kloster,就讓人覺得心癢難耐,非得走上去看看不可。旅行中走路是不可缺的,透過走可以看到許多因為搭車而錯過的風景,走是最自在的方式可以隨自己的自由意志決定接下來的行程。往Kloster走上去的路程中,鑽過幾條不知名的小巷後,看到對應的指標後內心也安定許多,不需要再拿著手機看著google離線地圖以確定自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到達目的地後對於建築本身的興趣不是很高,反倒不斷沿著Kloster的周圍轉,尋找一個適合拍全景照的地點,就在建築的後方的花園,靠在一堵牆邊望去,果然就是Bamberg的全貌,舊城中沒有什麼高大的建築,在山坡上的Dom靠在全景的右方,而Kloster所處的山頭旁邊坡地種著整整齊齊的葡萄藤,等到葡萄採收時期,一桶桶的佳釀更是讓人期待。雖然喜歡看城市的全景,但不可否認的Bamberg的全景其實並沒有很吸引人,草草拍了幾張照片後,就沿著另外一條步道,穿越一片草皮與葡萄園下山。

P1160877.JPG
Kloster St. Michael,據說目前已經改建為養老院。

IMG_1373.jpg
從Kloster St. Michael俯瞰Bamberg全景

水邊實在是太吸引人,下山後又回到Rathaus附近,捕捉夕陽的光線映照在建築上的迷人光影。晃著晃著,腦袋閃過的畫面是,Bamberg這座城市其實還更像瑞士的琉森,可惜沒有像琉森一般的湖光山色,但跨座在水面的木造橋、旁邊的磨坊,確實讓我想起在琉森短短兩天卻讓人流連忘返的心。

晚餐隨意在一家當地的漢堡店,硬是等到夕陽即將西下的時刻,才有點捨不得的走回旅館。

城市即將沈睡。

P116094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