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時候學鋼琴,覺得最無聊的東西莫過於練習曲。第一本所謂的鋼琴教本就是眾所皆知的拜爾鋼琴教本,從最基礎的一個一個音開始,然後開始有點變化音型,不過再怎樣的有所變化,對於小朋友來說都只是無聊的手指運動,並沒有什麼優美的旋律可言。不曉得有多少小朋友因為這本教材的關係被扼殺了對鋼琴興趣,所以後來坊間出現了各種有趣活潑的教本搭配拜爾,讓小朋友有彈奏音樂的成就感,而時至今日,拜爾依舊屹立不搖於鋼琴初等教育中,我想這本最初階的入門練習曲還會繼續雄霸百年吧!


附上Martha Argerich蕭邦練習曲Op.10 No.4的現場演奏

但是即使學琴過了二十年,知道這本教本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對練習曲實在沒有什麼好印象。每當一本練習曲彈完,以為可以結束這場地獄的試煉時,偏偏另一本練習曲又接踵而來。這個萬惡的淵藪就是人稱鋼琴教育大師的徹爾尼(Carl Czerny)。徹爾尼師從貝多芬、薩列里(Antonio Salieri,就是在阿瑪迪斯這部電影中那個追憶他跟莫札特的過節的老人),而鋼琴的炫技派作曲家李斯特則是撤爾尼的學生,在這個一脈相傳的古典譜系中,他的承先啟後地位並不因他沒有什麼重要的大作品(交響曲、協奏曲等)而因此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間,相反地,因為練習曲產量極高,而奠定他在歷史上不朽的地位。

Zentralfriedhof
Carl Czerny在維也納中央墓園的墳地

我所謂的萬惡淵藪,就是他那龐大的練習曲集。從拜爾彈完後就不斷的是我們的夢靨,俗稱徹爾尼100的Op.599練習曲集,緊接著就是徹爾尼30(Op.849),再來又跟著Op.337的四十首練習曲,所有的東西就是不斷練習手指的靈活與機械技巧,然後每個星期都練到有種要”起笑”的感覺。徹爾尼的豐功偉業,我想對於從小學鋼琴的人來說,都是無法忘記的一頁。縱使在一百、三十、四十的肆虐之下,還有布爾格彌勒(Johann Friedrich Franz Burgmüller)的二十五首或十八首練習曲作為調劑(Burgmüller的作品雖然也稱作練習曲,但因為有標題及旋律線條變化較多,因此彈起來也較覺有趣),但惡勢力依舊,我們只能屈服在他的淫威底下,繼續不斷的音階、琶音加上手指強度均勻獨立的練習。

我還是對練習曲沒有好感。

對於練習曲態度出現180度的轉變,還是在聽到蕭邦練習曲之後。其實蕭邦練習曲中最知名的離別曲很早時就已經聽過,只是當時沒有意識到這是練習曲。後來在偶然的機會下聽到一張蕭邦練習曲的全集,這才讓我對練習曲完全改觀,甚至愛上這套作品。有人聽古典音樂手邊收集了各式各樣名曲的版本,可能巴哈大提琴無伴奏就十幾個版本以上,而對於我而言,手邊最多不同版本的曲目就是蕭邦練習曲(Op.10 & Op.25)。

作為一個鋼琴老師,蕭邦當然需要想辦法磨練他徒弟們的手指,所以他也花了心力在這些作品的編寫上,因此不論是琶音的練習、半音、黑鍵、或是三連音、左手的練習等,技巧上的難度不在話下,但更加可貴的在於作品本身的旋律性也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是機械化的手指練習(只要打開譜來一看便知),但卻讓人聽來相當悅耳。光Op.10 No.1的琶音練習就可以完全吸引一個人的注意力,邊聽CD邊看譜時便已被這樣的速度懾服,更遑論現場看到鋼琴家的手指在鍵盤上飛揚的畫面。

風格的多變造就蕭邦這個作品的繽紛色彩,對於初入古典音樂世界的人來說,一定很難想像這竟然是練習手指的作品,或者他們會有一種”原來練習曲很好聽”的錯覺。但實際上在音樂史中留下來的練習曲作品,有大多數的風格幾乎就是徹爾尼式的,每首曲子專練某種技巧,而對於旋律線條並不甚講究,在和聲上的行進也以最單純的方式來處理,這也難怪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儘管作為一個蕭邦練習曲的粉絲(對於某個曲目以粉絲自居還是有點怪怪的),但要讓我介紹古典音樂的入門曲目,我還是不會把這套全本練習曲作為首選,但是其中幾個比較有名的作品,像是離別曲(Op.10 No.3)、革命(Op.10 No.12)、或者冬風(Op.25 No.11)等,倒是很適合給入門者一些音樂的想像空間,這些作品大多輕薄短小,聽了也不會讓人有時間太長倒胃口的顧慮。而最小巧玲瓏的大概非Op.25 No.9(別號”蝴蝶”)莫屬,不到一分鐘的作品中,左右手分別靈活的在幾乎都是黑鍵的音上游走,如蝴蝶翩翩起舞,在花叢中穿梭飄忽不定的畫面就隨著音樂浮現在眼前。最後輕輕的幾個音,就好像飛舞的蝴蝶倏地消失在花叢背後,卻再也找不著的感覺。相較於蕭邦的練習曲裡面的一些大作品,我反而喜歡這種輕盈的小品,至少聽起來讓人覺得心情很愉快,很放鬆,而不是像革命這類聽得讓人有內心掙扎的糾結。

困難但不炫技,優美而不燦爛,我想我會給蕭邦練習曲這兩句簡短的總結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