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einigung(n):統一,但是因為德國是從統一,後來二戰之後分裂,然後在90年又統一,所以在講這個1990年的統一時,一定會寫成Wiedervereinigung(再次統一)。
在德國這邊聽到很多德國人(尤其是德西人)抱怨的兩個問題:一是兩德統一,其次是馬克換歐元,這兩件像大爆炸的事件,整得許多德國人抱怨連連,再加上這幾年的購物稅不斷上漲,更是讓一堆人譙到無力。
兩德統一對於德西人來說應該算是這二十年來的第一個惡夢。我雖然不知道這件事是否算是來得太突然,但是1989年十一月柏林圍牆倒下後,隔年十月三日兩德的政治人物簽署正式統一的文件,到今天也已經十六年,而剛好在今年,德國政府宣布不再給柏林市更多的補助進行重建工作。由於遷都以及東柏林重建需要經費,因此從統一之後德國聯邦政府是從各邦的錢中挖一些部分補助柏林市的重建經費(畢竟首都有急迫性),十六年後這些補助即將終止,但是柏林的重建工作還有許多還沒完成。柏林本身既不是德國的工業重鎮,也不是德國的經濟中心,而本身自成一邦,所能夠籌措的經費有限,停止補助後是否有能力負擔接下來的重建工作還有待觀察,但是其他各邦無怨無悔的貢獻給柏林十六年的經費,假如要繼續貢獻下去,就不知道是不是到地老天荒了。而且這還只是柏林的問題而已,還沒有算到其他德東地區人民的問題。以統一前西德佔大約2/3的德國面積而東德1/3的情形來看,統一後的問題經過快要二十年還沒解決完畢(我想五十年都解決不完),更何況是像南北韓或者台灣跟大陸這樣的情況?假如統一只是在喊爽的,那這樣在政治上爽完後經濟就會馬上摔倒然後還滾個好幾圈。對於老一輩的德國人來說,統一像是在作夢,而對於年輕一輩的來說統一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是德東跟德西到目前為止還是具有相當多的差異。
在人民的收入上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差別,德東人基本上不願待在家鄉,寧可到德西打天下找工作,因為每個月的收入比較多。直到現在德東跟德西的收入大概平均一個月還是會差到幾百歐元,再加上德西的原本經濟基礎較好,所以能提供的工作環境或者更方面的資源也比德東要多,人潮往德西流動也似乎變成必然的現象。即使首都柏林到現在還是會有東柏林跟西柏林的差別:東柏林的房價明顯的就比西柏林低,在旅遊書上通常也會註明東柏林的治安比較不好,所以晚上別在街上亂晃之類的。德國人在寫旅遊書上似乎相當的反應現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這就想到我前幾天在一本巴黎的旅遊書上看到的:
Tour d'Argent(巴黎一家著名的昂貴餐廳,在Reflet這本法文課本有出現過)
Die Qualitaet der Speisen schwankt.
(食物的品質不大穩定)
=.=....看到這段話,就可以想像德國還真是一個"punktlich"的民族,除了他們的DB(德國國鐵)一點都不punktlich之外。
早期德東人沒有社會福利制度,在東德垮台、兩德統一後,這樣的社會福利制度拓及全國,問題就來了:德東人之前沒有繳錢卻享受相同的社會福利制度,結果就是讓全德國民眾買單,可能情況就是繳的錢一樣多,但是服務變少了,或者繳的錢變多,服務差不多。不過在這邊聽到的報怨都是:我們健保繳的錢越來越多,但是服務卻越來越少。這是德國人自己的說法,而我自己沒有親身體驗實在很難下判斷,就我在這邊的保險費來說,每個月69歐元,要是女生的話一個月將近130歐元,將近是男生的兩倍,要是台灣的健保也收這麼貴的話,我想全台灣人不發瘋才怪。或許有人說德國人的平均所得比我們高,健保費高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別忘記他們這邊課稅也很重,收入的將近一半繳庫,所以有人說德國人節省不是沒有原因的。
假如說兩德統一是他們"unglaublich"的夢,那馬克換歐元應該就算是惡夢了。原本馬克兌換歐元是以兩馬克換一歐元的方式兌換,但是在改換標價的過程中有些商品是直接把馬克塗掉換成歐元,這樣的結果是先讓物價變相上漲兩倍,但是工作上的薪水絕對不可能把馬克塗掉直接換成歐元(開玩笑,這樣工廠的老闆怎麼負擔得起一次薪水調漲100%)。在一些書上可以看到這樣的痕跡,即使這樣德國人還是得咬著牙過生活。所以他們懷念那個幾馬克就可以買一大條麵包的年代,很多中年世代的德國人(比如說像在歌德的德文老師Gisela)就會在買東西的時候很自然的換算一下要多少馬克,然後只要一換算完馬克後,就會吐著舌頭覺得很貴,我覺得這跟我在歐洲要是把價格換算成台幣一樣有相同的反應。而購物稅從原本早期的11%漲到明年一月開始的19%,而民生必需品,比如米、蔬菜、牛奶等的稅率只有一半,雖然不知道這個"早期"是多早以前,但是德國人顯然對於明年購物稅要從16%漲到19%感到相當不滿,還有人抱怨DB一年內漲兩次價簡直像在吃人。
總而言之,這兩場夢讓很多德國人苦不堪言,加上亟待解決的失業率問題,不可否認越來越多德國人是對政府的抱怨越來越多。在這期(十一月份)的Deutsch Perfekt雜誌中就有好幾篇文章談論到關於失業率、貧窮、還有一些救濟貧困的組織等等,這個問題看起來在德國似乎越來越嚴重。即使我們羨慕德國人的生活跟乾淨,但是德國人更羨慕瑞士。據統計去年移民國外的德國人中,最多人移入瑞士,原因有二:距離近、語言溝通幾乎沒有障礙。瑞士在控制失業率這件事情上似乎比德國成功許多,即使瑞士的物價相當高(在馬克年代是非常高的,但是現在基本上似乎差不大多,雖然還是高於德國就是了)。
其實德國的問題很多,從財政這件事情間接影響教育、經濟等問題。原本大學免學費的政策從今年開始變成一學期要繳500歐元(目前DAAD獎助的學生暫時不受波及),很多中小學的教育(Gymnasium)因為財政上的問題沒有辦法聘任足夠的教師,所以有些課程開始縮減,結果有錢的家長就把小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學費甚至比大學高),沒錢的繼續唸公立學校。最後呢?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德國是否在世界上還會維持夠水準的競爭力,連德國人自己都覺得有些悲觀。
提到統一,講個有點相關的題外話:我隔壁住了一個巴勒斯坦人(只要他女朋友來就會喵喵叫的),碰到面時他跟我打招呼,問我從哪邊來:我說從台灣。他說,喔,China?我當然跟他回答說,No!我說我們有各自獨立的政府,所以我們也算是一個國家,而且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政治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跟你解釋完全的。同樣的我在廚房碰到一個大陸人,他問我是不是也從中國來的,我也直接的跟他說,不是,我從台灣來的。
對岸的護照是紅色的,我們的護照是綠色的;對岸的"同胞"在德銀開戶要被押住約1000歐元的保證金,而我們不用,如此而已。(這邊有很多奇怪的故事跟大陸有關的,以後再說)
- Nov 27 Mon 2006 16:50
Freiburg (4) 統一(Wiedervereinigung)與歐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