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在雪梨的四個晚上,因為有勤勞的學妹們天天到超級市場買食材,所以我也不好意思不貢獻一點自己的特殊才能(自以為),所以就煮了簡單的晚餐,以餵食我們每天在外各個景點奔波後飢腸轆轆的五臟廟。

525847_10150848334917357_1986667395_n
到雪梨不能錯過的歌劇院

第一天到雪梨人生地不熟,恰巧發現在Town Hall附近有個蠻大間的超市,裡面的東西幾乎應有盡有,我們常用的調味料雖然只看到龜甲萬醬油,但是已經如獲至寶(想想這邊東方人這麼多,沒有醬油也很奇怪),否則只用鹽、糖跟胡椒,我大概沒有辦法做菜。第一天晚上的菜單是:煎豬排、清炒青紅椒還有醬油淺滷白菜。豬排肉有簡單用蒜頭跟醬油醃過才能有這樣的色澤,但可惜忘了拿鐵鎚之類的東西好好拍打一下,讓豬肉的紋理鬆開,所以口感其實有點像以前很難吃的台鐵排骨便當。在國外青菜的選擇性很少,椒類算是便宜又常見的蔬菜,而且簡單用由快炒就能上桌,假如想吃脆一點的口感就炒一下即可起鍋,想要軟爛一點就把鍋蓋蓋上悶個幾分鐘。雖然口感不同,但是椒類清甜的滋味並無兩致。滷白菜是我很愛的一道菜,在國外大白菜取得也不難,除去最外層葉後,其餘都可洗淨切段,用油清炒後倒上一些醬油、鹽還有水,等到水滾後轉中小火慢滷,最好讓白菜的白色段滷上醬油的顏色,這樣是最漂亮的,不過時間不多,滷一下稍微入味就上桌了。其實通常做滷白菜在家裡我們還會放蝦米(台語叫”冬蝦”,不是”蝦逼”)、紅羅蔔、木耳、香菇等,全部切成絲狀,我媽管它叫”五柳枝”(也請用台語發音),通常還會丟些肉片跟魚增加海鮮或者肉汁的甜味,因此味道層次豐富。

IMG_0274
看每個人都是一碗公的飯就知道有多餓。XD

第二天晚餐應觀眾要求,保留白菜這道菜,只是原本用清滷的方式改用炒的,有蒜頭提味真是非常省事。醬油反正都買了一瓶龜甲萬,所以天天都有它豋場的時候,一鍋滷南瓜原本我以為很多,結果沒想到諸位小女生們都很愛南瓜,所以即使一鍋也是當餐見底。這道菜真的很簡單,醬油加水跟切塊的南瓜丟下去一起滷即可,只要南瓜軟爛就可起鍋,南瓜的甜跟醬油的一點點鹹滋味攪和著,雖然清淡卻很迷人,雖然我不大喜歡吃南瓜也吃了好幾塊。另外就是小羊排:醬料部分是用洋蔥、蘑菇還有蒜頭下去跟奶油拌炒,調味用鹽跟醬油。奶油用量不少,要讓洋蔥跟磨菇炒到有點變色透明感,因為要作為醬料,所以不斷的炒到水份逼出來,雖然沒有加任何粉類芶芡,但因為有奶油的關係,還是會讓醬料看來有點稠稠的。醬料部分作好後先移到一個盤子中,接下來就是把小羊排煎半熟,最後把醬料放回鍋中拌炒,讓羊排也能吃到醬料的味道。不過沒想到這道菜的”醬料”大獲好評,所以隔天晚上還又出現了一次。

IMG_0275

第三天菜色很普通,原本想要做韓式泡菜炒豬肉,但是因為找不到韓式泡菜罐頭因此作罷,改買咖哩做咖哩雞肉。由於咖哩調味都已經定型,所以能動的手腳不多,把準備好的馬鈴薯、紅蘿蔔還有雞肉丟進去一起滾就是。洋蔥炒磨菇又出現了一次,因為這次不是當醬料的關係,所以水分沒有炒得這麼乾。另外青菜換成青江菜。雖然在超市有看到高麗菜,但是想到在德國買到那種硬得炒不軟的高麗菜的慘劇,想想還是直接放棄比較保險。

第四天的菜色也沒有太大變化:一樣有青江菜跟清炒青紅椒。唯一不同的是蔥燒豬柳。買回來的一大把蔥洗乾淨後就直接切段,豬肉簡單用鹽跟醬油稍微醃過即可(其實若有蛋白更好,這樣把切成條的豬肉捏一捏會更嫩一些)。可惜這邊的火不夠大,沒有辦法有那種瞬間讓肉熟的溫度,結果豬肉就變得有點柴,蔥其實也差強人意,因為台灣的蔥飽滿得多,有比較多的水分與甜味,所以這道蔥燒豬肉說真的跟家裡的味道還真是差遠的了。總結來說,我想第二天晚上的磨菇洋蔥小羊排應該可以算是這四天的代表作吧(遠目)。

IMG_0281

IMG_0291

不過四個晚上下來,平均每天晚餐大約每人只花7澳幣左右,比起在外面吃飯動輒10-15 AUD起跳的價格,真是便宜實惠而且口味又習慣許多,能有這樣的晚餐真是覺得太幸福了(很不要臉的自以為~~ XD)。

IMG_2728
奶油炒洋蔥與蘑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william 的頭像
    wwilliam

    黑森林是我家後花園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