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rogram:
F. Mendelssohn: Cello Sonata No.1, op.45
P. Hindemith: 3 Pieces for Cello and Piano, op. 8
R. Schumann: 5 Stücke im Volkston, op.102
D. Schostakovich: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d minor, op. 40
R.Schumann: Fantasy Pieces Op.73 (encore)

Cello: Natalia Gutman
Piano: Viacheslav Poprugin

GUTMAN

Gutman這場演出可以說是引領期盼已久。雖然這幾年幾乎她每年都會造訪台灣,但是舉辦演奏會的時間通常都在五月初,碰巧都是要出國開會的時間,因此就這樣年年買票,年年錯過,總算到今年她來台的時間不再與開會的時間相衝,才有這個機會目睹大師精湛的琴藝。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安排可以用”漸入佳境”形容。Gutman已經七十歲,上台時的步伐有點蹣跚,速度不快,在跨上木箱子時動作並不流暢,但是當她拿起弓擦上大提琴弦時,聲音破除了一切疑慮:她依舊寶刀未老。

Mendelssohn的這首大提琴奏鳴曲相對來說是比較無聊的,而且加上開頭的時候大提琴的聲音有點小(我以為是座位比較偏後面的關係),沒有引起很大的共鳴,即便Gutman的詮釋並不無趣。第二組作品是Hindemith為大提琴所作的三首小品,這首作品原本以為會是整場音樂會最難接受的(因為作曲家的年代最靠近現代),但沒有想到作品本身比預期中的好聽許多。三首小品的風格不大相同,琴音百轉千迴,讓人意猶未盡就不知不覺的聽完整個作品。

下半場的曲目比起上半場更精采:Schumann的作品一向充滿很多想像與童趣,這首”據鄉村風格的五首小品”標題中可能看不出來什麼端倪,大多是標示速度,諸如:langsam、nicht schnell等,但是其中也有些標示表情的,比如:Mit Humor(帶有幽默感的),這套作品的旋律線條如標題說明”帶有鄉村風格”,但是經過內化的過程使得表現上在質樸的情感上變得有些內斂,Mit Humor這個片段是小調起始,帶著憂愁情緒下又要在這個氛圍中營造出俏皮的幽默,似乎有點苦中作樂的味道。Gutman的技巧精湛不在話下(即使已經七十歲功力依舊紮實),琴音表現出就是那種強顏歡笑的感覺(這是我的解讀),但即便是甜蜜的旋律,在她的詮釋下也不黏膩,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拿捏,展現出她演奏生涯的焠鍊與人生體悟。有時候聽這些老大師的演出常常是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畢竟隨著年紀增大生理狀況會不如年輕時有這麼犀利的演奏方式,但是偏偏他們在這段時光中沉澱思考過的東西,總是特別的迷人、讓人有所驚喜。這種感覺尤其在她演奏Schostakovich的大提琴奏鳴曲時更為深刻。

Schostakovich的作品在家聽音樂時通常都不會是我的首選(除了她的鋼琴協奏曲之外),除了他的旋律和聲有點古怪外,還有作品常帶有深沉的意涵,在閒暇時實在沒有這樣的心情聽這樣的作品。但是這場演出扣人心弦,我很少像這樣幾乎全神貫注的聽蕭式的作品,也聽得津津有味。那種盡情欣賞的感受已經超過單純的感官刺激(音色好不好聽、旋律線條美不美),我都想著像Gutman這樣演奏他老師輩的作曲家的作品,而且他們之間有時代的重疊,不曉得在演出的當下除了把音符演奏出來外,她所想到的又是什麼?在鐵幕時代生活的不自由、政治力凌駕一切之上的感慨,還是對已逝故人的懷念:不管是Schostakovich、她的老師Rosttropovich或者同樣也是音樂家她的丈夫Kagan?安可曲Schumann的Fantasy Pieces給這場獨奏會最美好的結尾。

有很多人在Gutman第一年來台灣演出後就成了她的死忠樂迷,而我總算在今年能有機會親自聆聽她現場演出所帶來的感動與震撼,技巧雖然是音樂很重要的部份,但情緒地醞釀與表達可能才是構成音樂靈魂最重要的部份。雖然在週間的晚上聽音樂會都得匆匆忙忙的從公司離開才趕得上七點半開演的音樂會,但是能夠有這樣美好的經驗,讓這一切匆忙也都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william 的頭像
    wwilliam

    黑森林是我家後花園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