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黎這麼多景點,之所以先挑、單獨挑出羅浮宮來寫,是因為他實在是讓人震撼。作為一個世界知名的博物館,羅浮宮經常是話題,比如說最近的新聞是羅浮宮要跟中東某個國家合作,將羅浮宮的展品外借到該處展出,藉此賺取大筆的權利金。再早個十幾年,貝聿銘在羅浮宮前設計的玻璃金字塔作品也引起大量的討論,有人認為這是羅浮宮開創性的視野,也有人認為這樣的作品根本是破壞羅浮宮的整體感,反而會造成格格不入。但不管如何,這樣一個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名符其實的「博物」館,一輩子絕對值得來一回。

羅浮宮分成三翼:Richelieu、Sully跟Denon,展區也依照主題分成十個區域(其中不包含暫時性的展覽)。即使這次在羅浮宮泡了一整天,也只能選擇其中幾個區域觀賞,要全部走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就選擇以下幾區:希臘羅馬古物、埃及古物(其中不包含Roman Egypt跟Coptic Egypt)、繪畫(只參觀義大利繪畫、西班牙繪畫與法國繪畫,略去德國、Flanders與荷蘭等地的繪畫)、擺設藝術(Objets d’Art)中的拿破崙三世起居間(Apartment)、中古時期羅浮宮,至於伊斯蘭區與雕塑全部被我略過。這也難怪當時我跟Chris說我要去羅浮宮,他會說這個地方值得你泡個兩天。

羅浮宮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可以拍照的,但是禁止用閃光燈拍照,我想這是很多博物館的通則,怕強光傷害文物,尤其是紙張類的文物。不過在羅浮宮裡還是一大堆人用閃光燈拍照,只是我都很懷疑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又不會好看,何必浪費記憶體跟電池作無意義的掙扎?而且除非手不晃,不然通常在展場中即使光圈開到最大,曝光時間也需要1/10到1/8秒,這樣拍出的照片通常是會模糊的,即使我對我的手很有自信,但是在這整個過程中還是拍出不少垃圾照片。羅浮宮目前禁止拍照的區域主要都是在繪畫區中,尤其以Grand Gallerie (大畫廊)管制最嚴格,因為許多達文西、拉裴爾等文藝復興時期大家的名畫都在這個區域,而出了這個區域基本上館員都愛理不理的,對於拍照常常都睜隻眼閉隻眼的,即使有人閃光燈閃得亂七八糟,他們也視若無睹。

從羅浮宮的地下大廳進入Sully,開始一整天的參觀活動。在希臘羅馬文物區中展出的作品主要是雕塑。展覽品跟參觀者間並沒有任何保護裝置,沒有圍欄也沒有玻璃罩,玻璃罩只出現在一些小型器物的展示中,所以我們可以竭盡所能的貼近雕塑作品,看它個仔細。Torse Masculin這件作品具有他時代性的意義,因為從雕塑中,運動員的肌肉紋理被生動的刻畫出來,比較稍早時期的雕塑作品,並沒有這樣細緻的刻畫。在古希臘時代有關運動員的雕塑不少,這是另外一件著名的作品:Borghese Gladiator,要特別注意的事這件作品人像擺出的傾斜角度,這在當時的雕塑中應該算是一種創新,這樣的姿勢是不是有種帶領人往前衝鋒陷陣的感覺?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塑名作相當多,獨立在一廳展覽的米羅的維納斯(La Venus de Milo)更是人滿為患。其實維納斯原本並不是展示在該區域,只是因為羅福宮有幾個廳關閉整修,才將維納斯移到另一個展覽空間,以免讓遠道而來參觀者向隅。在進入二樓的階梯平台上,又是一個閃光燈此起彼落的地方,座落在階梯的平台上,頗有一種往下睥睨的氣勢:帶有雙翼的天使展開他的翅膀迎接勝利。而從這邊上去,就是大家來羅浮宮的主要目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繪畫與蒙娜麗莎的神祕微笑。

其實希臘羅馬時期的展示作品除了雕塑跟一些裝飾用品(如銅鏡)、面具、器皿,另外也有多具臥像石棺,與馬賽克壁畫,精采程度不下這些聞名的雕塑作品。這整個區域看得我讚嘆連連,大概到將近中午才真正把這個區域欣賞完畢,當然其中還是有許多遺珠之憾,沒有辦法一一仔細看完。

在參觀繪畫區之前會先碰到Apollo Gallery這個房間,用金碧輝煌來形容這個房間一點也不為過,該廳的兩側掛有法國名人與國王的肖像,另外國王與皇后的皇冠就展示在這個房間中,結束參觀這個房間,也就真正進入羅浮宮的重頭戲:義大利繪畫。

從這個區域開始,警示牌一個房間接著一個房間沒有停過,不准攝影,即使不開閃光燈也不行。波提切利(Botticelli)、拉裴爾(Raphael)、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這些早已熟悉的名字,作品就活生生的展現在眼前。當然從進入這個區域開始,人潮就沒有少過,而且通常越有名的畫家或者作品,前面圍繞的人也越多,所以在這邊參觀,不知道名畫沒有關係,只要往人潮多的地方走過去就是了。就在Grand Galerie這個區域看畫的時候,有個外國人講著一口標準的國語在為一團來自中國的觀光客進行導覽,剛好在一幅拉裴爾的畫前停下來(聖母、聖嬰與聖約翰),這一口標準的中文吸引我仔細聽他的解說,從人物的眼神、動作與手中的聖物一一解釋下來,確實讓人收穫不少。看著他字正腔圓的樣子還有他的長相就覺得有些格格不入,加上外國人講中文有時候嘴巴的動作相當誇張(可能跟他們想要把四個聲調精準發音有關),相當有趣。拉裴爾的聖母容貌都相當慈祥,據說跟拉裴爾母親也此如此慈祥有關,而他就將他母親的形象投射在聖母中。題外話,我記得Raphael的生日好像跟我同一天。

即使羅浮宮的名畫有很多,即使羅浮宮中達文西的名畫也不算少,但是以人氣論絕對都比不上這幅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其實不大,大約50x70(cm)左右而已,但它卻享有單獨的掛在一面牆上的權力,因為慕名而來者實在太多,還必須管制,每個人只能在畫前面停留一定的時間,而後面不斷有排隊的人潮想要近距離觀賞。蒙娜麗莎豐腴優雅的形象深植許多人的心中,很多人也都疑惑她到底在笑什麼,不論如何,拍一張人潮洶湧的樣子就知道他的人氣有多高了。值得這樣看她嗎?值得,即使近看會看到畫作在木頭上的裂痕(尤其臉部特別明顯),但是你想想,一個快要四百歲的女人,再怎樣會保養,也總是會有皺紋出現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繪畫作品是為宗教服務的,這跟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巴赫、韓德爾這些作曲家的許多作品跟天主有關是相同的,因此這幅純粹的肖像畫就變得十分特別而值得討論。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這個展覽區實在很大,還好在各廳中間都有擺一些椅子讓人走累、看累了可以暫時坐下來休息,在羅浮宮不管走到哪邊,都會有些椅子讓遊客使用,可以坐著看看眼前的那幅畫,也可以坐著看看手邊有的資料決定接下來要往哪個展場前進。「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從前方的人潮就可見蒙娜麗莎的魅力,許多遠道來訪的遊人只為目睹她神秘的微笑。

義大利繪畫的展區幾乎占據整個Denon Wing的一樓,只有極少的空間是分給西班牙繪畫。離開這個地方,接下來就是往另一區的繪畫前進,展場空間比更大,包含Sully跟Richelieu兩翼的二樓平面,而這區展覽的主力就是從十四世紀以來的法國繪畫。跟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相比,這邊同時期展出的人物肖像畫(如法國國王、貴族)似乎較多,雖然宗教為主題的畫作比例依舊相當高。畢竟藝術是為宗教服務,要是沒有宗教,大概今天也看不到那麼多精采的作品,不管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都是。當然也有些有趣的作品,反映當時的百姓生活,如算命師這幅畫。女算命師用手觸著女主人的手,女主人的姿態雍容,旁邊圍觀者探頭探腦,好奇算命師會下怎樣的結論,三個人膚色跟處在陰影中,形成一整片的黑,而女主人的膚色與衣著展現出白與亮。我覺得畫家表現兩個人手的顏色反差),是相當有趣的事情,這似乎也在暗示當時社會,這樣的「非白人」才會以此作為職業(或者說騙吃騙喝)。這樣的算命總覺得看起來好像是中醫的把脈觸診一樣。

算命師(fortuneteller)

Eugene Delacroix為F. Chopin (右)所畫的肖像畫
蕭邦(F. Chopin)雖然是波蘭籍的鋼琴家,但是他跟巴黎的關係密切,甚至在死後下葬巴黎Pere Lachaise墓園,畫家Delacroix跟蕭邦、喬治桑(蕭邦的戀人)、雨果等人熟識,這是他的自畫像與為蕭邦所畫的肖像畫。十八世紀的法國畫區因為關閉,所以沒有辦法參觀,不過又是耗掉四個多小時。

羅浮宮的展覽實在太多,為此我今天就沒有去吃中餐,雖然在逛完會畫區後有想要走出羅浮宮覓食的衝動,但是走到出口附近想到:這趟要是走出去,大概也就沒有力量再想要走回來,因此,一不做二不休,乾脆繼續參觀。從出口附近折返Sully Wing,朝向法老時代的埃及展區出發。

在法國有許多埃及的痕跡,在協和廣場上(Place de la Concorde)的方尖碑就是一例。羅浮宮中收藏的埃及文物相當豐富,比起Bonn那時候在埃及博物館看到的收藏不知道多上幾十倍。對於埃及文物中的木乃伊、人形棺槨、還有許許多多陪葬用的物品其實不算陌生(這跟大二上很無聊去修古埃及史有關),這邊的收藏不管是雕塑或者這些人形棺,直接展出我並沒有感到太訝異,不過這樣一字排開的展出真的是相當誇張,通常一般博物館要是有埃及文物展,通常這樣的人形棺會一具一具分開展示,羅浮宮就是有本錢這樣直接排開讓大家看個夠(這只是其中一排而已)。這些棺槨或者雕像大方展出就算了,但是脆弱的紙莎草文獻直接展出,就讓我相當驚訝。紙莎草的脆弱程度大概跟故宮裡面那些古畫寶貝不相上下,不能接受強光照射、溫度跟溼度必須恆定,在羅浮宮這樣的展場空間中很多人喜歡大方的拿起照相機用閃光燈拍照,對於這些脆弱的文物我其實感到膽顫心驚。但是看這些文書其實內心是相當興奮的,很多那時候學到的一些埃及象形文字在眼前排開,雖然對於這些文字的了解極度有限,不過從極度有限的了解中還是看到一些你曾經認真認識過的符號,很有趣。

世界上除了羅浮宮以外,還有哪個地方展覽木乃伊的棺槨是這樣很有氣勢的一字排開的。

這區埃及的收藏對於我的意義比較像是一個快速的review,法老時代的埃及從古王國、中王國進入新王國時期,很明顯的就會發現工藝技術的進步(從雕塑、人形棺的細緻程度都可見端倪)。當然工藝技術的進步並不完全跟時代進展有關,跟當時的國力強盛與否也有密切的關係。從古埃及的展覽中可以看出很明顯的差別。這次在巴黎看到的羅浮宮、凡爾賽宮等著名的建築物亦是,路易十四時代波旁王朝的法國,其國力強盛展現的榮光都在一面又一面的鏡子、精雕細琢的雕塑與裝飾中完全顯現,而離開「太陽王」的時代,似乎巴黎、整個法國也就沒有什麼特別有名的作品出現。

藝術不只為宗教服務,它也為皇室服務。有強盛的國家才有富有的皇室,有富有的皇室,才會有經典的藝術作品流傳後世。

Grand Salon。金光閃閃的水晶燈跟擺設,即使當時不是法國鼎盛時期,皇室的奢華依舊。
Objets d’Art 這區我沒有像之前看繪畫跟古希臘羅馬收藏這樣專心,其中一個原因是:西方的這些家具或者擺設藝術,論藝術成就雖然不低,但是那種令人驚嘆的程度就實在不如故宮的那些作品,我還記得2006年那次造訪故宮看到n層的象牙雕花球,還是會看到目瞪口呆,下巴幾乎要掉下來,但是在這邊看這些工藝作品就很難得有這樣的感覺。最後我把重點放在拿破崙三世的起居間。雖然這些起居間佔羅浮宮沒幾個房間,但是裡面的佈置擺設還有窗外的景觀依舊美輪美奐,往窗外一望就是Champs-Elysees起始的摩天輪,要是沒有摩天輪的話應該可以看到方尖碑、整個Champs-Elysees跟底端的凱旋門。拿破崙三世的起居間有大小餐廳之分,即使是小餐廳裡面的擺設也不隨便,雖不金碧輝煌,但也不算寒酸,而大餐廳的氣派令人咋舌,長桌一字排開大概可以同時宴請30位賓客,三盞巨大的水晶燈吊在餐桌上方,這樣的排場足以見到皇室的氣派。Grand Salon就更不用說了,一個接待賓客的大廳當然水晶燈、鏡子、精緻的雕花與擺設一樣都少不了,金光閃閃的要讓人無法張開眼睛。

假如有人要問我這次來到巴黎看到最多的是什麼,我其實想回答的是:一個輝煌的過去。不管從宮殿中、墓園中、還是許許多多的藝術品中,你不能否認這是一個充滿輝煌的國家,從曾經歐洲國家的外交語言為法文這點來說,更可以看出這國家呼風喚雨的能力,即使在德文發展初期,幾個德國皇帝還不屑用德文講話而寧可講法文來看(不過從語言文法的定義來看,德文明顯的比法文嚴謹很多,而且可以很明確的用它的關係代名詞來表示複雜的概念不造成混淆),這確實可以印證這個國家的榮光。

夜晚點著燈的羅浮宮跟點著燈的玻璃金字塔相互輝映,古代的輝煌應該是不甘寂寞的在對騷包的新建築說:看吧!我也曾經獨領風騷過!

夜間的羅浮宮點燈後跟玻璃金字塔相互輝映,正中間的有情人增添畫面美感 :P

在金字塔底下的羅浮宮大廳,羅浮宮的主要進出口、售票口也都在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