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哥遺址中最精采的部份莫過於Angkor Wat精采的大型淺浮雕、Angkor Thom的Bayon那四十幾尊四面佛像,但也不代表其餘的景點就無可觀之處。這樣大規模的遺跡經過千餘年的風霜依舊佇立在世界上,還是值得每個人來走走看看的。這些石頭之所以不只是石頭,終究是因為這樣的大型建築工程賦予了他們時代的意義,即使很多人不喜歡如此密集的走訪古蹟的行程。

Preah Khan

寶劍塔(或有人翻譯聖劍寺,Preah Khan)是吳哥窟裡的第一個行程,從北門進入後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看當時國王Jayavarman VII的父親的納骨塔。另外一個景點Ta Prohm是供奉Jayavarman VII母親的遺骨,不過現今遺骨早已不知去向,而因為電影古墓奇兵取景的關係而聲名大噪。一座一座石雕的神廟隱身在叢林中,可能因為觀光的關係不曉得有多少林木因而移除開出道路來。在柬埔寨內亂期間,這些吳哥遺跡成為當地災民的避難所,躲進了叢林中就此不問世事。這不是陶淵明的桃花源,因為石塊上斑斑的彈孔正記錄著這邊曾經經過怎樣的動盪。

Preah Khan

宗教一直是承平時代與戰亂時期安撫人心的媒介,只是宗教牽扯上政治、權力,總也是造成禍害的來源,雖然這個來源不是宗教本身而是人心。天主教在西方發動的十字軍東征所爲著奪回耶路撒冷這個聖城,而宗教改革時期新教舊教之間殺得不可開交,東方世界也不惶多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尊佛也是搞得遍地血腥。離我們最近而卻對其歷史幾乎無所了解的東南亞,也出現過印度教與佛教的興衰消長,只要從一些印度教或者佛教的遺跡中看到被直接挖空的雕像就可看出端倪,當然這邊被挖掉的雕像還有其他的可能:變賣。從吳哥窟被發現後到內亂時期,整個遺址中的雕像,據說佛頭最為值錢,只要敲下一個來賣都是數百美元進帳,如此廣泛的區域古蹟保存不易,加上人禍橫行,今天還有這樣的吳哥可觀,絕不是因為奇蹟使然,而是原本就豐富到令人瞠目結舌,即便是破壞至此還是令人嘆為觀止。

Preah Khan
寶劍塔中Jayavarman VII父親的納骨塔

其實寶劍塔中看到的石塊的孔洞也不純然是彈孔,有很多整齊的圓形凹洞其實是當時搬運石材時爲了固定所做的設計,不過除了這兩種來源之外,在納骨塔中石塊的凹洞據說當時是鑲滿了各種五顏六色的寶石,當陽光從東方照入時,便滿室光彩奪目、熠熠逼人,只是這種裝飾在經過這麼多年後,當然早已不復存在,許多所謂的稀世珍寶,即便是埋在地底也都早已被盜墓者清得精光,更何況這些在地上唾手可及者?雖然從寶劍塔的四方都可進入這個中心區,不過唯獨從東方進入的這個通道是平坦的,為國王專屬的通道,其餘三方通道得不斷的彎腰低頭通過一個個的門檻,還有高低不平的道路。據說這是對於神的尊敬,要讓人們在這個過程中體會與懷有謙卑的心。寶劍塔之所以稱為寶劍塔,是因為在藏經閣旁邊的一片廣場,為以前訓練宮廷衛士的地方(不曉得有沒有記錯),而寶劍在休息時間都會擱在一個台座上,因此也就稱此處為寶劍塔。

離開寶劍塔的下一個景點是涅盤宮(Neak Pean),是當時看病的地方。此處因為地勢低漥,只要下大雨就很容易積水,所以爲了觀光現在在入口處搭建木造的步道,可以讓遊客直接走步道進入(尚未完工)。

Neak Pean

原本的設計上涅盤宮區域是被水包圍住的,有人想要看病就得乘船進入。這樣的話我們在導遊口中聽過好多次,當然很多地方現在早就沒有這樣的水。即使在東美蓬(East Mebon)寺或者西美蓬寺這些地方,在Lonely Planet或者google map中還可以看到人工湖的標示,只是東邊的人工湖早已乾涸,否則以東美蓬跟西美蓬都建在人工湖中間的情形看來,根本就沒有機會可以親臨。涅盤宮的四周都有個小寺廟,而池水會透過通道從神壇處流出,依據四行(風、木、水、土)決定該喝哪一個祭壇流出的水。這邊有一堆典故,記得的實在已經不多,拍照最多的還是由圓形池塘包圍的涅盤宮,倒影與石造建築一樣清晰,一者在上另一者在下,交相應和。雖然涅盤宮面積不大,也沒有堆高的神廟建築可以往四方遠處眺望,但就是讓人喜歡。

Rolous遺址在吳哥的東南方約十公里左右,當時安排的行程是在某天的上午同時走完女皇宮跟Rolous。實在是非戰之罪,Rolous的幾個點各有特色,但實在是女皇宮的雕塑實在太精采,所以這些景點就硬生生被比了下去。Lolei神廟目前雖然形體還在,但多數部份充滿崩頹的石塊,在古蹟保護還未抬頭時,旁邊的新廟在建造時就直接拆下Lolei的石材拿去蓋新廟。這在今天聽來當然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就真的發生了,因為新的寺廟就閃亮亮的佇立在Lolei旁邊,而旁邊的孤兒院的幼童圍繞著觀光客,希望能夠施捨文具或者捐獻,讓他們能夠繼續運作下去。離開了藏在蜿蜒小路中的Lolei,繼續往巴孔與神牛廟兩個景點前進。

Preah Ko
神牛廟:之所以得此稱號與神廟前三座神牛雕刻有關

Preah Ko
三座神牛雕刻:只剩下中間那座保存最完整

要說另一個很特殊的景點,曾經是電影古墓奇兵拍片景點的Ta Prohm絕對入選,即便沒有登上大螢幕,那群盤根錯節於石塊上的大板根也是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的。Ta Prohm入口處的四面佛像正在整修,紅色的鋼架搭著木梯,工人在其間上下穿梭,實在不曉得穿過長長的林道後裡頭別有洞天。

Ta Prohm
Ta Porhm門口正在整修的四面佛像

從寺廟的正門進去後,開始就是一連串的驚嘆。一棵棵巨大的樹木(到底真正樹齡幾年也沒有什麼概念)就這樣盤踞在寺廟的牆上,樹根錯綜複雜,有如同人蔘般的,也有如巨蟒般的根形,是大自然產出的藝術品,隨著時間不斷的改變,或許再經過百千年的光陰,又有新的藝術品在此生成,只不過在自然的藝術品產生的同時,這間Ta Prohm應該也會受到極為嚴苛的考驗,在樹木的攀附下逐漸面臨瓦解的危機。從這些盤根錯節的樹木,可以想像當時發現這邊時的一片蠻荒,雖然是供奉Jayavarman VII母親的遺骨,但納骨塔早已不復見。寺中一座敲心塔,所謂沒心沒肝的人在這邊就敲不出聲音來,不過說穿了也只是在設計上剛好符合共振的現象,所以讓人站在裡面搥胸脯的時候聲音因此被放大而已。不過很多人是玩得不亦樂乎,還模仿以前的電影”金剛”那樣,在裡面兩手交互搥打著胸脯,感覺有點逗趣。

Ta Prohm
古墓奇兵的場景,聽說蘿拉就是從這邊出來的 XD

這次吳哥的日出日落都不算是成功的經驗。不過探訪古蹟本來才是首要目的,至於這些附加的美景有沒有看到也就不是特別在意。巴肯廟的日落幾乎是所有吳哥旅行者的選擇,登上神廟的最高平台,眺望西方可以看到火紅的圓球逐漸下沉,而往東南方可以看到小吳哥城現於叢林間。不管日出日落,也都只是大自然的正常遞嬗,只是因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下觀賞,因此有不同的心境投射而已,對我來說,在這種人滿為患的地方卻又發現看不到什麼東西的情況下,還是避開人潮早早下山比較實際。原本巴肯廟的設計是有中間直上的通道,不過後來考量到安全性問題因此封閉,現在遊客都從右側的步道上下山,而左側的步道是留給大象走的,這項人象分道的設計,雖然可能不是絕無僅有,但也是新鮮感十足。

旅行總是無法在一次中把所有想看的東西全部看完,沒有辦法親眼目睹在背光下太陽升起的小吳哥城,也沒有辦法看到那閃閃金光照在小吳哥城上的絢爛以及火球沉降地平面的景象,儘管有些遺憾,但每次的旅行總難盡如人意,把所有的風光美景盡收眼底。不過倒是給人們很好的一個”下次再來”的藉口。:)

Phnom Bakheng

Phnom Bakheng
巴肯山觀賞日落的人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william 的頭像
    wwilliam

    黑森林是我家後花園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