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經常在後門活動的台大人或者國北師或者附近公司行號、國科會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條巷子應該一點也不陌生,尤其是在用餐時間每家店裡滿滿的人潮,更讓這個地方跟個小夜市沒兩樣。2003年的時候曾經寫過ㄧ篇文章紀錄了一些常吃或者吃了認為是地雷的店家,重新拿出來看發現真是光陰如梭、滄海桑田,有很多不錯的店家早已不見蹤影,不然就是搬家換店面,總之很多資訊應該都要重新更新。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18巷店家

這條巷子裡我喜歡吃的東西大概都在靠近和平東路端,不過為了比較方便,就還是用我以為的類別來寫,在這條巷子裡面不管怎樣的店家大概中午時間都是高朋滿座的,所以要是以人數多寡來決定要不要走進這家店,通常中地雷的機會也還蠻高的。

麵食類(藍色標記)

山西刀削麵的東西不錯吃,不過單價上稍高,口味很簡單的一盤醬油木須炒麵就要八九十塊,即使很有口碑的蕃茄牛肉麵也都不算便宜(就份量上來說),因此我很偶而才會走進去一次。我家吃麵的情況跟山西刀削麵差不多,價格上我也認為偏高,雖然麵條好吃但是口味偏重,尤其最近已經逐漸吃得較為清淡,碰到這種重口味的調味方式難免會覺得有點吃不消,姑且不論價格偏好的問題,這兩間店家都算是可吃的。同樣區塊中我最喜歡去的還是黃色招牌的賣麵子。這家店是大四的時候一個同學帶我來吃的,在後門難得看到蚌麵這種菜色,因此在同學的推薦下試過一次就成了主顧。雖然他們也有賣紅糟肉飯、炒年糕之類的料理,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他們的麵食,而其中他們的大滷麵雖然肉絲、沙茶、蛋是少不了的,但是裡面放的蔬菜經常會變動,算是在常態中的驚喜。賣麵子的小菜也值得推薦,有苦瓜跟豬皮都滷得相當透徹,苦瓜的苦味減緩(但不是完全移除)而帶有滷汁濃郁的甘味(應該不是加味精之類的,否則回去就渴死了),豬皮入味不說,而且還保持十分的彈性,口感很好。

從巷底往中間移動,接下來要談的是邑坊、北平、小李子、忠誠蔥油餅。這幾家店中我覺得比較有特色的就是蔥油餅跟小李子蘭州拉麵。小李子原本位在巷底,後來當個一年兵回來後,頓時發現他搬了家,原本淑惠小廚的位置,小李子的麵條也算是好吃的,加上他號稱用中藥材下去熬煮的湯頭,讓牛肉麵、排骨麵或者豬腳麵都別具風格,不過湯頭很濃郁,因此同樣也屬於口味較重的餐館。一個”此燈亮有餅”的招牌,讓遠處的人可以不用轉進巷子就知道這家店有沒有營業,這家店的老闆感覺很有個性,但是蔥油餅好吃有嚼勁不在話下,加上老闆不用手找錢(都讓客人自己投錢找錢),可以感覺到這家店的衛生觀念應該相當不錯。北平在剛開幕的時候有刀削麵,當時我還蠻喜歡在那邊吃他們的木須刀削麵,但不曉得為什麼後來就沒有了。這家店的生意很好,但是我覺得東西其實相當普通,品質也很不穩定,有時候點炒麵,炒出來的東西說誇張一點好像麵糊(水加太多),後來為了避免這種悲慘的情況發生,也都只點木須炒餅,至少吃起來感覺比較爽口一些。至於合菜方面,後門可以選擇的合菜雖然不多,但我也打不起勁在這邊吃就是,就像我常常跟人家講後門這條巷子沒有能吃的義大利麵一樣。邑坊我習慣點他們的麻將麵加餫飩(必定有川燙的小白菜為配菜),不過就是墊肚子而已,雖不是什麼美味,但是也不難吃就是,這家店最著名的應該是每盤10元的小菜,即使都已經五六年過去了,小菜的價格也沒有調漲過。

後門的店家還蠻常上演細胞分裂的劇碼,第一個例子就是小李水餃。原本在巧味對面的小李不曉得因為什麼緣故突然關了一陣子,後來就在現在這個地方重起爐灶。也不曉得為什麼小李重新開張一陣子後(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在中央標準局後面出現了一家大李水餃。據可靠消息指出是同一家的兄弟分別開的店,不過我自從在小李吃過幾次肉質較不紮實的水餃後,就改投入大李的懷抱,而且加上小李的地點比較遠,懶得走太遠的話大李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巷口的阿玉水餃只賣生水餃,不過因為水餃大顆加上餡料紮實,所以很多人都是十盒二十盒的買回家。長興小舖座落於復興南路邊,並不在118巷內,那家的沙茶羊肉麵(飯)應該算是這個區域獨有的,口味重歸重,但是那碗芶芡過的麵上放上的生九層塔,硬是讓它變得更香味四溢。不過長興小舖的水餃只有韭菜水餃,想吃”很多肉”的水餃,這樣他們家會是不錯的選擇:皮很薄,肉很飽,但是吃多就很膩,想當然耳皮沒有嚼勁。

有錢真好系列(紅色標記)

有錢真好可以算是後門店家細胞分裂的經典例子,而有錢真好的特色就是”又髒又好吃”。這就讓我想到同學說過的一個笑話,在美國的餐館評比有ABCD四個等級,分別以衛生程度由好至壞排列,但是食物的美味程度通常A都被戲稱為awful,而偏偏評為D的通常都是delicious,我想有錢真好應該可以算是這種餐館。首先是在阪本屋對面出現了一間叫做珍寶的快炒,不管是招牌或者菜單簡直跟有錢真好如出一轍,口味就硬是差了一截。後來不曉得什麼緣故,這家有錢真好的廚師可能跟合夥人鬧翻,因此就在隔壁另起爐灶,店名也不叫有錢真好,但是那塊原本在有錢真好裡面看起來有點年紀的木頭招牌就隨著這個廚師被帶到這家新店去。可能沒有幾個月的時間,又不曉得什麼原因,這個廚師又拍拍屁股走人,等到再一次發現他的時候,竟然是在辛亥路上一家原本賣燒臘的店裏,但是這家店的招牌已經被改成”有錢卡司好”,裡面也不賣燒臘了,至於菜色跟有錢真好沒有不同,還是那些快炒以及吃免驚的甜湯、鹹湯跟飲料,木頭招牌也默默的這樣跟著他換過ㄧ家又一家的店面,裡面的一些”書法”作品,恐怕也是他興趣所在。就炒飯的功力來說,後門的這些店要及得上這個廚師的實在不多,炒出來的飯粒能夠分明(明明就是用不少油下去炒的),光這點就值得讓人偶而來吃一次。至於衛生問題的話,就大家自己看著辦了。

(to be continu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