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Dresden不遠即是歐洲瓷器的發源地Meißen。瓷器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專利品,china跟China總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宋朝的景德鎮或者汝窯名震中外,流傳到明朝的成化磁器也是故宮的典藏國寶。這樣的世界獨佔性直到十八世紀初期才在Meißen徹底破解中國瓷器的秘密。恬靜的小鎮雖然有著輝煌的歷史,但輝煌的瓷器歷史也是各個工匠前仆後繼的血淚所換來的。只是在這樣的成就後,雖然Meißen瓷器成為精品的象徵,但也隨著戰亂成為兵士們掠奪的目標。
從Dresden出發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到Meißen,就如同典型的德國小鎮,從火車站走出後距離市中心都還有幾分鐘的路程。原本以為就跟德國小鎮沒什麼兩樣,當過河走入城區又登上丘陵高處後,才發現Meißen帶著東歐的風格,俯瞰小鎮在易北河另外一側的建築,頗有到布拉格這樣的城市的錯覺(當然尺寸小了好幾號),紅色屋瓦不甚整齊,沿著地勢蓋起的屋子,在寧靜的小鎮中因為這等錯落而帶來活潑的生氣。走在蜿蜒的小路中不大需要看地圖,畢竟地勢起伏已經是很好的指標,只消知道河邊的地勢較低,大抵方向都不會搞錯。
不過到Meißen,參觀瓷器博物館是想當然耳的重點行程,因此大致在城內閑晃一圈就往目標邁進,不過到達博物館後眼前的頸項到是讓我們有些驚喜(訝):博物館前的三根旗桿,左右兩根為Meißen兩把劍的商標旗,但是中間卻是我們的國旗。在看到的當下真是很意外,差點有以為官方在迎接我們拜訪的錯覺(自以為….)。後來實在是太好奇,所以進館後就詢問了在場的服務人員,他們也似乎不大清楚狀況,只知道今天有來自台灣的貴賓,所以才掛起了這面國旗。這應該是此行意外的收穫。
瓷器其實是很迷人的,雖然通常看到價錢後會先讓人倒抽一口氣。有時候在台灣逛百貨公司,除了看看買得起的衣服鞋子之外,偶而也會走到那些不屬於我會走入的樓層,看看那些精美的琉璃或者瓷器(純粹欣賞),想想要是真的有錢買這些東西回家,大概也只能放在櫥櫃中當擺飾,真拿來使用還會捨不得咧。這種實用的工藝品一旦晉升為藝術品,想當然耳更是吸引眾多人的目光,也因此Meißen雖然是個小鎮,卻有絡繹不絕的觀光人潮。
瓷器博物館的入口處豎立的旗竿上掛著Meißen的商標旗還有台灣的國旗(真是意外驚喜),沿著入口的博物館牆壁,用貼了一排繪有不同時期Meißen商標的磁磚,讓大家進入博物館前先走入小型的時光隧道,看著這兩把劍在不同時期有什麼樣的變化。博物館除了各種瓷器靜態的展示之外,還有工坊有人示範瓷器製作的各個步驟,包含拉坏、刻畫、風乾、上釉等步驟,也因為每一個步驟都無法以機器取代,因而顯現這行工藝的獨特性與珍貴。看到這些手工步驟就讓我跟後來幾天在總部的工廠看到MRI的線圈製作過程,所有的作業員靠著銲槍、銲錫與各式電子元件,做出一個個符合標準的接收線圈。有些東西,機器是永遠沒有辦法取代的,hand-made總是有種致命的吸引力,會讓人更加珍惜這些成品的價值。
參觀的展間有很多大型且作工繁複造型細緻的作品,看得讓人瞠目結舌不可置信,而這些作品通常也沒有什麼玻璃櫃特別保護著,就讓參觀者能夠眼睛湊近作進距離的接觸。精美歸精美,不過卻沒有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兩樣東西:第一是繪在磁磚上的色表,第二是一座用瓷器做的管風琴。Meißen瓷器的作工繁複,精緻是無庸置疑。色表上針對不同的顏色系畫成如花瓣的形狀,每個顏色都標上對應的編號,由淺至深層次分明,滿滿一面牆有各式各樣的顏色,顏色層次細分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若非親眼一見,是沒有辦法了解何以顏色的層次可以不滿整面牆壁,上千種顏色就花團錦簇的綻放在展館二樓入口處,給每個參觀者相當的震撼。通過了這到佈滿色表磁磚牆旁的門,就開始一連串的靜態展覽。但另外一個擷取目光的作品就在二樓通往三樓的中庭角落(其實也就是剛剛通過的門的轉角處),由瓷器作成風管的管風琴。管風琴的規模不大,鍵盤看起來大約只有四個八度多些(不到五個八度),除了管風琴主體外,兩翼伸出的蓋板也是瓷器裝飾的作品,整體看來簡單樸實中帶有一種低調的高貴。在旁邊還有販賣這台管風琴演奏的CD,不過我想即使有人有錢買下這台琴,也不見得會捨得天天拿來彈,而且這樣利用陶瓷製的風管,使用久後調音可能也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吧。
而其他靜態的展品可能就不算特別令人驚豔(就主題而言),但是表現的藝術性還是屢屢吸引著大家的目光湊近欣賞,除了實用型的擺設如燭臺、茶具組、瓷盤等,另外一些有主題性的磁器雕塑品,表現出這項工藝的多樣風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過去Meißen曾經做過的磁器作品,也有復刻版放在展場中,讓人更清楚了解瓷器工藝的時代發展特色,包含彩繪的顏色、風格等等,與近現代的作品有明顯的對比。據聞Meißen所有的作品都有留下完整的製作檔案,所以只要對上檔案號碼就可以找到對應的製作方式說明(包含尺吋、彩繪圖稿等),重現當年這個作品的風華。如此完整的資料庫已經成為這邊無價的珍寶。除了Meißen本身的磁器,其中也有一個展區作世界各地的瓷器的展覽,從東亞到歐陸到美洲,很明顯就可以比較出區域風格的差別,也可以很快的讓我們對於全世界的瓷器有概略性的了解。不過博物館中最特別的應該是示範瓷器製作的工坊,透過妥善安排的動線讓人了解到瓷器製作的手工是多麼繁雜且需要全心投入的工作,看著這些示範人員在製作的表情,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左) 白天與黑夜 (右) 收藏家
看完了博物館中所有的展覽,通過紀念品區,雖然很多東西都在特價,不過看了價格還是默默的放回去。這些東西還是欣賞就好。能有這個機會在這個充滿歷史的小鎮散步、看看瓷器的發展歷史還有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也已足夠。對這些漂洋過海到各國家的精美藝術品,我想以後看到他們,應該會有更不同的感受才是。
雖然只是大約半天多的行程(回到Dresden大約下午三點多而已),但令人相當滿足。真是會令人念念不忘的小鎮。
從Dresden出發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到Meißen,就如同典型的德國小鎮,從火車站走出後距離市中心都還有幾分鐘的路程。原本以為就跟德國小鎮沒什麼兩樣,當過河走入城區又登上丘陵高處後,才發現Meißen帶著東歐的風格,俯瞰小鎮在易北河另外一側的建築,頗有到布拉格這樣的城市的錯覺(當然尺寸小了好幾號),紅色屋瓦不甚整齊,沿著地勢蓋起的屋子,在寧靜的小鎮中因為這等錯落而帶來活潑的生氣。走在蜿蜒的小路中不大需要看地圖,畢竟地勢起伏已經是很好的指標,只消知道河邊的地勢較低,大抵方向都不會搞錯。
不過到Meißen,參觀瓷器博物館是想當然耳的重點行程,因此大致在城內閑晃一圈就往目標邁進,不過到達博物館後眼前的頸項到是讓我們有些驚喜(訝):博物館前的三根旗桿,左右兩根為Meißen兩把劍的商標旗,但是中間卻是我們的國旗。在看到的當下真是很意外,差點有以為官方在迎接我們拜訪的錯覺(自以為….)。後來實在是太好奇,所以進館後就詢問了在場的服務人員,他們也似乎不大清楚狀況,只知道今天有來自台灣的貴賓,所以才掛起了這面國旗。這應該是此行意外的收穫。
瓷器其實是很迷人的,雖然通常看到價錢後會先讓人倒抽一口氣。有時候在台灣逛百貨公司,除了看看買得起的衣服鞋子之外,偶而也會走到那些不屬於我會走入的樓層,看看那些精美的琉璃或者瓷器(純粹欣賞),想想要是真的有錢買這些東西回家,大概也只能放在櫥櫃中當擺飾,真拿來使用還會捨不得咧。這種實用的工藝品一旦晉升為藝術品,想當然耳更是吸引眾多人的目光,也因此Meißen雖然是個小鎮,卻有絡繹不絕的觀光人潮。
瓷器博物館的入口處豎立的旗竿上掛著Meißen的商標旗還有台灣的國旗(真是意外驚喜),沿著入口的博物館牆壁,用貼了一排繪有不同時期Meißen商標的磁磚,讓大家進入博物館前先走入小型的時光隧道,看著這兩把劍在不同時期有什麼樣的變化。博物館除了各種瓷器靜態的展示之外,還有工坊有人示範瓷器製作的各個步驟,包含拉坏、刻畫、風乾、上釉等步驟,也因為每一個步驟都無法以機器取代,因而顯現這行工藝的獨特性與珍貴。看到這些手工步驟就讓我跟後來幾天在總部的工廠看到MRI的線圈製作過程,所有的作業員靠著銲槍、銲錫與各式電子元件,做出一個個符合標準的接收線圈。有些東西,機器是永遠沒有辦法取代的,hand-made總是有種致命的吸引力,會讓人更加珍惜這些成品的價值。
參觀的展間有很多大型且作工繁複造型細緻的作品,看得讓人瞠目結舌不可置信,而這些作品通常也沒有什麼玻璃櫃特別保護著,就讓參觀者能夠眼睛湊近作進距離的接觸。精美歸精美,不過卻沒有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兩樣東西:第一是繪在磁磚上的色表,第二是一座用瓷器做的管風琴。Meißen瓷器的作工繁複,精緻是無庸置疑。色表上針對不同的顏色系畫成如花瓣的形狀,每個顏色都標上對應的編號,由淺至深層次分明,滿滿一面牆有各式各樣的顏色,顏色層次細分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若非親眼一見,是沒有辦法了解何以顏色的層次可以不滿整面牆壁,上千種顏色就花團錦簇的綻放在展館二樓入口處,給每個參觀者相當的震撼。通過了這到佈滿色表磁磚牆旁的門,就開始一連串的靜態展覽。但另外一個擷取目光的作品就在二樓通往三樓的中庭角落(其實也就是剛剛通過的門的轉角處),由瓷器作成風管的管風琴。管風琴的規模不大,鍵盤看起來大約只有四個八度多些(不到五個八度),除了管風琴主體外,兩翼伸出的蓋板也是瓷器裝飾的作品,整體看來簡單樸實中帶有一種低調的高貴。在旁邊還有販賣這台管風琴演奏的CD,不過我想即使有人有錢買下這台琴,也不見得會捨得天天拿來彈,而且這樣利用陶瓷製的風管,使用久後調音可能也是一個麻煩的問題吧。
而其他靜態的展品可能就不算特別令人驚豔(就主題而言),但是表現的藝術性還是屢屢吸引著大家的目光湊近欣賞,除了實用型的擺設如燭臺、茶具組、瓷盤等,另外一些有主題性的磁器雕塑品,表現出這項工藝的多樣風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過去Meißen曾經做過的磁器作品,也有復刻版放在展場中,讓人更清楚了解瓷器工藝的時代發展特色,包含彩繪的顏色、風格等等,與近現代的作品有明顯的對比。據聞Meißen所有的作品都有留下完整的製作檔案,所以只要對上檔案號碼就可以找到對應的製作方式說明(包含尺吋、彩繪圖稿等),重現當年這個作品的風華。如此完整的資料庫已經成為這邊無價的珍寶。除了Meißen本身的磁器,其中也有一個展區作世界各地的瓷器的展覽,從東亞到歐陸到美洲,很明顯就可以比較出區域風格的差別,也可以很快的讓我們對於全世界的瓷器有概略性的了解。不過博物館中最特別的應該是示範瓷器製作的工坊,透過妥善安排的動線讓人了解到瓷器製作的手工是多麼繁雜且需要全心投入的工作,看著這些示範人員在製作的表情,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左) 白天與黑夜 (右) 收藏家
看完了博物館中所有的展覽,通過紀念品區,雖然很多東西都在特價,不過看了價格還是默默的放回去。這些東西還是欣賞就好。能有這個機會在這個充滿歷史的小鎮散步、看看瓷器的發展歷史還有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也已足夠。對這些漂洋過海到各國家的精美藝術品,我想以後看到他們,應該會有更不同的感受才是。
雖然只是大約半天多的行程(回到Dresden大約下午三點多而已),但令人相當滿足。真是會令人念念不忘的小鎮。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