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知道有點不公平,但要是說整趟土耳其旅行中最期待的莫過於進入伊斯坦堡,應該很多人都能諒解的。作為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際都會,伊斯坦堡有現代化的建築與交通(雖然常常路上都塞車),作為一個歷史古都,從進入東羅馬帝國統治後即為帝國的首都,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攻破伊斯坦堡開始創建跨洲的帝國也選擇此處為首都,在東正教文化與回教交錯底下,也帶給這座城市融合的風貌。它的迷人在尚未踏上這塊土地就讓人充滿幻想,在離開後每每想起都令人魂牽夢縈。若有機會會希望第二次踏上這個城市,就像京都跟巴塞隆納一樣。

P1120266
夜的藍色清真寺:六根喚禮塔是這個清真寺的最大特色

Orhan Pamuk在他的著作“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中提到好多次的呼愁(hüzün),一種氛圍式的憂傷,一種帝國後的光輝落盡的寂寥,在出發前看了他的另一本書“我的名字叫紅“,透過精密畫這項藝術風格(雖然這是一個謀殺案的故事),對於回教世界有著初步的了解。雖然在閱讀的過程中剛開始像是在拼湊拼圖一樣令人相當痛苦,但閱讀之後作品本身的花樣就像土耳其精密編織的地毯般讓人難以釋手。這個城市豐厚的文化孕育了無數的藝術家,也留下許多歷史遺址,每年數百萬的觀光人潮都說明這個城市的吸引力。在伊斯坦堡的兩日行程,主要涉及的景點包含:藍色清真寺、Ayasofya博物館、地下蓄水池、新舊皇宮(Dolmabahçe Palace & Topkapı Palace)等,當然充滿地方風味的大市集與埃及香料市集也在行程安排中。

P1120065

私心喜愛特別想提的是Ayasofya。這座教堂有深深的時代痕跡,可以和西班牙哥多華的那座教堂(Mezquita)相互比較。Mezquita原本以回教清真寺方式建造,內部充滿許多紅色彩繪圓拱形成的空間,光線較昏暗,但後來因為天主教勢力的入侵(失土收復),這座Mezquita的中間部位被打掉重修,蓋起了典型天主教堂的圓頂與祭壇,主教們的座椅、聖母瑪利亞的雕像,還有金碧輝煌的雕裝飾,若不想起這個穹頂以外的的區域,真的會以為來到一座貨真價實的天主教堂。Ayasofya相反,這座教堂原本就設計為東正教使用,但是因為回教帝國入侵,雖然教堂的本體建築保留住,但是很多裝飾幾乎都被翻了一輪:清真寺通常會使用的低矮弔燈、用阿拉伯文書法所寫的真主阿拉、先知穆罕默德與幾任蘇丹的名諱還有一些規則碎花式的回教傳統裝飾花紋。但是基督教的馬賽克拼貼壁畫與彩繪玻璃在Ayasofya中還是到處可見,從門口一進來,到祭壇上方的圓頂,還有周邊的牆壁,可能看到新舊裝飾風格塗塗抹抹,歷史的痕跡就這樣幾乎沒有保留的展現在人們眼前。對於這樣突兀的fusion不曉得為什麼總是特別吸引人,在這邊我幾乎快門沒有停下的一刻,失心瘋似的一直拍,深怕有什麼漏網的角度。現在Ayasofya已經成為純粹的博物館,基本上不具宗教性的集會功能,但是整座建築外觀樸實沉穩的樣貌,看起來總讓人覺得可以獲得內心的平靜,尤其是夜間經過此區,看著打著燈光的教堂、對向的藍色清真寺還有噴水池,會讓人想坐在徒步區旁的長椅上而捨不得馬上離開。

P1120076
Ayasofya中的馬賽克拼貼壁畫

藍色清真寺的位置與Ayasofya遙遙相對(其實也不過就幾百公尺),因為內部用了許多藍色的裝飾故而得名。藍色清真寺從外觀看起來是一堆圓頂堆疊而成,加上數根喚禮塔形成所謂鄂圖曼風格。進入清真寺必須脫鞋,但是因為室內鋪著地毯加上人潮眾多,其實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奇異的酸味道複合著霉味。接近中午的禮拜時間,人潮除了觀光客之外也逐漸有當地民眾進入,包著頭巾的伊斯蘭婦女與小孩在清真寺內部周圍(有特別隔出的區域)席地而坐,中央區域觀光客的紛紛移動與周邊的靜止彷彿兩個時空是相互獨立,以不同的物理系統運行。當然藍色清真寺中與Ayasofya相同,在清真寺的八個角落掛上以阿拉伯文書法寫著的真主阿拉與先知穆罕默德還有當時與前任共六任蘇丹的名諱牌,不過藍色清真寺中的這項裝置是嵌入清真寺的拱頂基座上,沒有注意看就很容易被忽略,而不像Ayasofya是後來強掛上的,具有霸氣的豪邁。另外它的拱頂設計也是讓人讚嘆的,由於中央的圓頂實在太大,所以為了要撐住這個部份,就如眾星拱月般從周邊逐次由幾分之一拱、二分之一拱,最終成就這巨大的圓頂。

P1110973
藍色清真寺內部

P1120142
博斯普魯斯大橋

從以前上國中地理時就背過一些繞口的地理名詞,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由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連通黑海與愛琴海。當自己親眼一見博斯普魯斯海峽後,想這些在橋上奔馳(或者塞住)的車輛,想這個城市的居民可能跟人家說著:“我每天都從亞洲通車來歐洲上班“這種話的時候,嘴角不禁會微微上揚。這樣新舊城區的交錯縱橫在自己眼前開展時,那由來許久的夢想終於實現,心中的滿足是可以把所有的不愉快一切掃蕩殆盡。也難怪旅行讓人上癮,每年總是要找個地方痛痛快快的旅行,然後讓自己完全reset。

P1120305
Dolmabahçe Palace

作為千年古都,皇宮當然是參觀的重點。只是現存的皇宮還是土耳其帝國時期為主,Toplapi皇宮的風格就像是我們在一些書籍中看到典型阿拉伯世界的建築,在皇宮中所珍藏的畫作中就有以皇宮為背景、蘇丹接見王公大臣的描繪,和現今的場景對照比較其實別具趣味,再者皇宮中的收藏室中還有一顆世界最大的鑽石,幾乎所有的觀光客都會在那邊排著長長的隊伍只為看這個龐然大物一眼。不過寶石黃金固然燦爛奪人,其實這些皇室貴族的衣物我認為更具吸引力:衣物使用的材質大底非棉即麻,興趣不大,衣物上的花紋裝飾其實也並不是特別光彩奪目,但其手工精緻不在話下。最令人好奇的是衣服的尺寸,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要穿下這樣衣服的人,體重應該至少都在150公斤以上,單褲管的寬度大概就可以套住我的周身,難以想像當時這些王公貴族的身材是多麼的巨大臃腫。或許”君子不重則不威”這句話,可以套用在這邊來個雙關吧。

P1110928
就是在收藏室中看到這個場景。文武百官對著正中央坐在帳下的蘇丹行儀。

好大喜功的君主通常是王國衰敗的原因,西方著名的例子如法國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東方最為人熟知的應該就是喜歡在古畫書法上到處蓋章的乾隆皇帝,這些人通常東征西討大興土木,一座凡爾賽宮的精雕細琢導致法國財政出現危機,中國也有一座圓明園,只是英法聯軍時幾乎被燒得片甲不留。鄂圖曼帝國晚期興建的Dolmabahçe 皇宮雖然室內完全禁止拍照,但裡頭處處講究的裝飾,建築嚴守對稱的設計,還有Ceremonial Hall混合風格的壁畫呈現3D景深的彩繪與從圓頂懸下的重達數噸(印象中好像四五噸)的水晶大吊燈,極盡奢華能事(直接聯想到的就是凡爾賽宮的代表作:鏡廳)。這些工夫所耗費的精神與金錢不計其數,結果在這樣的揮霍下帝國就逐漸衰亡了,不勝唏噓。不禁令人感嘆當一個國家耗盡能力蓋出這樣登峰造極永世流傳的代表作後,也就是這個國家準備邁向衰亡的起始點。

古蹟文物固然是伊斯坦堡的賣點,但在街頭巷弄間的店鋪市集才是一個城市充滿生命力的根源。在大市集中雖然街道大致呈格子狀的排列,但是因為實在佔地廣闊所以在裡頭走來走去總有迷路的錯覺。相對之下我倒是喜歡香料市集的小巧可愛:簡單的L型建築,道路簡單、販賣物品多樣(其實在大市集中看到的在香料市集中大致上也都找得到),逛起來沒有擔心迷路的困擾,還有在路底的一間咖啡店,熱氣騰騰的咖啡粉稍微放涼後馬上裝袋,咖啡香味撲鼻,買了幾包帶回台灣,即使放了幾天氣味依舊濃厚。不過喝起來因為不濾渣的關係,確實喝到後來有像喝中藥的錯覺,果然更加驗證咖啡是聞起來比喝起來吸引人百倍的飲料(笑)。

伊斯坦堡的千變多樣,假如有機會,我還想要再來幾次細細品味,就像我喜歡的京都還有巴塞隆納一樣。

P1120433
貴得像黃金的番紅花。一般香料市集看到的偏橘黃色大抵為土耳其出產的,印象中一公斤大約兩三百土耳其里拉,但這小罐裝顏色為深紅色的為伊朗出產的(據說品質極高),這樣一罐就要價2000里拉(約新台幣36000元)。

IMG_0418
從Galata Tower上俯瞰伊斯坦堡市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william 的頭像
    wwilliam

    黑森林是我家後花園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