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部影片雖然早在2004年就已經上映,並且與帝國毀滅(Der Untergang)跟帝國審判(Sophie Scholl)同為紀念終戰六十週年的三部曲,但是截至來德國前,我只看過後面的兩部而一直無緣欣賞這齣影片。前幾天在逛大賣場的時發現DVD一張7歐元,而正巧就看到這部影片,即使看著影片的背後寫著沒有字幕只有德文發音,而且還是個二區影片(非全區的),猶豫之下還是買下想要一睹為快,雖然已經遲了三年。
Napola這部影片的副標:領袖的精英(Elite für den Führer),是在第三帝國時期希特勒作為培育精英的住宿學校 。主角Friedrich Weimer原本是一個喜歡拳擊的青年 ,一次Napola的教官無意間發現他的天賦,也詢問他是否願意進入Napola中接受訓練,而Friedrich似乎很訝異有這樣的機會,他興奮的去參加體檢也回家跟父母親報告。即使父母親反對,F 依舊義無反顧的前往報到。

踏進Napola的校區,雄偉的城堡、F舉目所見都是父母陪著他們孩子來到這個學校,穿戴地漂漂亮亮,甚至還全家人拍照留念。被送到這所學校教育的小孩子,父母通常也都是具有相當程度的社會地位。而只有F是獨自一人前往,雖然影片中拍出的是他對於這個新世界的渴望跟嚮往,從場景中的反差卻可鮮明看出這個學校說穿了就是個主要培訓達官貴人子弟的學校。Albrecht 雖然出身於達官貴人家庭,但和F卻結成莫逆之交。溫文儒雅的A對於F在拳擊場上鬥勇的面目很不以為然,其中一場拳賽中當他擊倒對手後,旁邊的長官與同袍鼓譟要他補上最後一擊時,雖然他的眼神中帶有猶豫,但是在全場鼓譟加油下,他還是補上一拳,此時全場歡聲雷動,但是A的眼神中顯然帶著掙扎與不屑。而有次A的父親過生日,他同時邀請F一起到家中慶祝時,晚餐過後原本A想要唸一首詩為父親祝賀生日,但是卻被父親硬生生的擋下,反而其父帶領著大家到他們家中地下室的拳擊場中,要F跟A打場拳擊給眾賓客看看。當然A不是F的對手,然而在內心更深層處,他應該是痛恨這樣的男子氣概與暴力。原本F跟A回家時兩人在車上的無話不聊,而在返回Napola的路上氣氛卻一路冰冷。

原本F來到這個學校是充滿希望抱負,而自己也覺得前途似乎充滿一片光明,但是跟A認識後,有些觀念開始衝擊他的內心,尤其是當他們半夜被叫起來執行任務射殺戰俘時(這段我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射殺戰俘,因為沒有聽得特別清楚),A看到一個青年倒在血泊中但尚有氣息,他著急地為他包紮,瘋狂的嘶吼,但是他父親來後,喝令他離開,毫不留情的補上一槍讓青年斷氣。這個事件後,F的心志開始動搖,他開始思考他當初追求的理想而今又變成什麼模樣;而A在課堂上唸的反思文字,深深惹惱教官。對於培育領袖人才的Napola來說,根本無法容忍這樣懦弱而優柔寡斷的人在裡面,剛毅而逞勇鬥狠,才是他們認為所謂的菁英。所以Siegfried當同袍的手榴彈沒有丟出去時,自己以肉身抱住炸彈而犧牲性命解救其他夥伴,因此受到Napola的追思表揚。

Napola的教官還是繼續不斷的繼續進行鐵血訓練,冰天雪地下在湖面挖了兩個洞要學員脫下衣服後從一個洞進從另一個洞岀,A進入湖面後,選擇放手,在湖底結束他的生命,F受不了好友離去的打擊,也決定在拳擊賽中放棄鬥志,接著在大雪紛飛的冬日,換上他原本的裝束,離開Napola。

Napola整片利用對比的方式製造出許多劇情的轉折,但並不影響整齣影片的流暢度,而A跟F的友誼營造上也相當細膩地刻畫個性的不同以及關係的轉變,尤其在F參加A的父親生日宴會前後,兩人想法的差異到後來的認同;以及在盥洗室中原本的爭執與扭打,後來竟然變成兩人倒在地上抱著痛哭,這些鋪陳都給這部電影帶來戲劇性的張力。兩位男主角雖然年輕,但是演來令人印象深刻,其外型跟戲中的個性特質都很適切,而且心境的轉變層次分明,看起來更是精采。

煽情?我想肯定是的,這部影片營造的衝突對比,似乎都是在強調這種教育、或者再這樣時空背景下的荒謬與無奈,而男主角的自盡與離去,可能是懦弱的表徵,但在另一層面也是對這樣體系表達最強烈的抗議與嗤之以鼻。他們不會成為那個時代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可能也不會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但是他們寧可面對自己內心中真誠的那一面,也不願意為了成為 » 英雄»而將人性原本的真全盤抹煞。

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以影片(三部曲:帝國審判、帝國毀滅與英雄教育)、紀念碑(例如追思被屠殺猶太人的Holocaust Mahnmal)等反思二戰時期的作為,不曉得離我們不遠的日本,什麼時候才能拿出這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段令人傷心的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