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arimba(馬林巴琴),其實也就是木琴,這項樂器在拉丁美洲相當常見,尤其是在中美洲,街頭藝人不管水準如何,十之八九的演奏樂器大概都是馬林巴琴,可能搭配吉他或者其他打擊樂器,所洋溢的都是拉丁美洲奔放的熱情。

Antigua
在Antigua的中央廣場旁的騎樓的街頭藝人

這種奔放的熱情還真的是民族性使然。中南美洲有許多虔誠的天主教徒,以當今的天主教信仰分布來看,超過1/3的天主教徒聚集在拉丁美洲,就可以想像這股勢力有多龐大。但若是以歐洲那種莊嚴肅穆的氣氛還有宏偉的管風琴來想像拉丁美洲的天主教,那產生的落差大概會非常大。祕魯的天主教堂比較接近歐洲的感覺,連儀式上也較莊重(但天主教在秘魯也有和當地宗教進行結合,以後有機會再說),而在瓜地馬拉所呈現的天主教風貌很明顯的就看出不同。即使是各區的大教堂,彩繪玻璃的使用也很少見,而裝設管風琴的教堂更是少之又少,那禮拜的時候唱聖歌時怎麼辦?

有個週日我們經過Antigua的La Merced教堂,一群小朋友從準備室裡背著吉他、推出馬林巴琴到教堂的前方,為等等的禮拜做準備。聖歌的感覺節奏明亮輕快,尤其在童聲的領唱下顯得更是青春洋溢,似乎是從當地民謠填上讚頌的歌詞,然後就這樣傳唱,跟管風琴領奏的莊嚴肅穆完全不同。吉他撥弦的輕快與馬林巴琴顆粒狀的音色,讓人即使在教堂,也會有想要手舞足蹈的感覺。而那樣的場景,大概是終生難忘的。

回到街頭藝人。難得在國外可以看到如此大陣仗的街頭藝人表演團,渾身都覺得興奮起來。三四個人演奏一台頗大的Marimba,產生的音響效果還是相當厚實的,加上在迴廊裡有淺淺的回音,使得經過廣場的人都會聽到演奏的聲音而被吸引。這樣的陣仗直覺就讓我想到在馬德里的太陽門廣場看到的吉他演奏團。戴著寬帽、彈著大小不一的吉他,加上手風琴,整個風格就是豪放熱情又搖擺,讓廣場上的遊客跟居民蠢蠢欲動。或許演奏的樂器不同,但是熱情洋溢的渲染氣氛倒是沒有什麼不同。

Puerta del Sol
馬德里太陽門廣場彈著吉他的街頭藝人。後方的La Mallorquina是間總是充滿人潮的點心店。

Charango的音色乍聽之下到有點像曼陀鈴,長得像小一號的吉他,但是總共有五組雙弦,所以一共是十條弦,在祕魯到處可見。這項樂器的音色雖然明亮輕快,卻還是帶有一抹淺淺的蒼涼。很多樂器所表現的情緒是取決於演奏的旋律,就像我們常說大調的作品可能情緒比較高昂而小調較為悲傷,本身樂器並不帶特殊的情緒性。但是不曉得是不是民族性賦予這項樂器這樣的音色,charango的蒼涼聲音在安地斯山脈中傳遞,不管是多麼愉快明亮的旋律,總帶有奮力過活的積極樂觀卻夾雜著一絲無奈感。這種感覺就像是前一陣子跟一個朋友聊到劉文金的”太行印象”這首作品,中間一段嗩吶吹出的主旋律,也是帶有這種”日子雖然難過還是得要積極的走下去”的感覺。

這樣可愛的小吉他在很多工藝品店跟紀念品店都有賣,只是從音色上來考量想也知道品質如何,這種東西除了拿來當擺飾用,想要當做樂器來演奏根本是不及格的產品。後來在Arequipa的樂器店看到charango的專賣,眼光一瞥標價就令人咋舌,即使真的很想帶一把回台灣,也實在是下不了手,但是當回到台灣後卻又覺得有些後悔,一把幾百Sol的charango對於旅行的記憶來說,還是彌足珍貴的。人總是在這樣的決策中擺盪或者後悔,還好我所後悔的常常只是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真正的重要決定,我還沒有讓自己覺得懊悔過。

不過在秘魯的這麼多天,竟然沒有留下一張charango的照片,故只能從網路上(維基百科)找一張圖片讓大家看看charango的廬山真面目。
Charango_00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