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是在一次放假回家的時候,往樓上剛整理好的書架上一看,赫然發現家中有許多未曾看過的舊書,其中不乏經典的作家如林海音、林語堂的作品,也因為在軍中的生活過於單調乏味,會讓人有變笨之虞(後來證實將近一年下來,我的思考還是變鈍了),所以想要藉由閱讀來稍微平衡一下,也順便填補一些自己閱讀經驗的空白。一路結算下來,發現在這段期間也看了五十幾本書,可以算是軍旅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收穫吧!至於書後給的分數其實是很主觀的,跟我偏好看哪一方面的書有很大關係。

早期作家系列:
朱門/林語堂(4/5)
唐人街/林語堂(3.5/5)
京華煙雲/林語堂(4/5)
林語堂的這三本小說背景類似,唐人街稍微特別一點,是描述早期中國移民在美西的生活,不過基本上不脫離清末民初的那個時間。對於厚達1100頁的京華煙雲原本沒有打算閱讀,但因為看到有人以”京華煙雲後最氣勢磅礡的長篇小說”來形容最近剛出版的張翎的”金山”,因此激起我的好奇心來看看這部林語堂的代表作,這部作品包含動盪、大宅院還有人間的是非險惡,假如說是近代版的紅樓夢應不為過。林氏的作品幾乎都用英文寫,目前看到的中文版都是翻譯的,即使如此,還是道地的中國味。這使我想起第一本接觸林語堂的作品是”蘇東坡傳”(國中時期),即使到今天這本書還是很多中學老師開給學生的必讀書單。

哭泣的駱駝/三毛(4/5)
稻草人手記/三毛(3.5/5)
我的快樂天堂/三毛(3.5/5)
很多人接觸三毛的第一本作品應該是撒哈拉的故事,我大概不會忘記那個國小六年級還是國一的時候,在家裡的書架上偶然看到的這本舊書,結果就一個下午津津有味的就把它全部看完。而哭泣的駱駝這本書我喜愛的程度可能甚至高於撒哈拉的故事,因為行文的故事背景與深度都十分精采,尤其是"哭泣的駱駝"這篇文章。至於稻草人手記精彩程度就不如駱駝跟撒哈拉這兩本書,主要集結短篇小品,讀起來雖然輕鬆愉快,但是就覺得少了一點靈魂,而”我的快樂天堂”這本她最後的作品,少數篇章看起來有點凌亂脫序,但依舊不乏引人入勝的故事。

錢塘江畔/琦君(3/5)
三更有夢書當枕/琦君(3.5/5)
琦君的文字一向都是那麼的好讀溫暖,只是我還是喜歡她的散文勝於小說。至於她的散文自有其功力,雖然”三更有夢書當枕”只能算是清粥小菜,但最後兩篇關於他讀新詩的方法以及他的讀書歷程,是非常精采的見解與經驗。

城南舊事/林海音(3.5/5)
冬青樹/林海音(2/5)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是她的代表作,早已聽聞已久,終於在這段時間內翻閱完畢,是ㄧ本很溫暖的兒時回憶。至於冬青樹這本散文集,只能說不對我的胃口而已,看完沒有什麼感覺。

半生緣/張愛玲(4.5/5)
傾城之戀/張愛玲(4/5)
經過十多年後重拾張愛玲的作品,發現很多東西原本不懂的也變得能夠逐漸體會。半生緣中描述動盪年代的愛情,整本小說鋪盆到最後,那一句再也回不去的悲嘆,實在令人心頭糾結。張愛玲的短篇小說文字密度過高,看起來有點累,但是對於人性的描寫看起來更覺犀利夠味,需細細品嚐。記得在步校受訓的時候有個同學看到我拿起張愛玲的書,他說怎麼會想看張愛玲,因為她的文字把人生看得太赤裸裸了。而我回答:假如不那樣的針針見血,那也就不是張愛玲了。我想高中時代先接觸第一爐香這本短篇可能是錯誤的決定,假如先看了半生緣,或許對於她的文字不會這麼感到恐懼,以致於十幾年後才又鼓起勇氣重新接受她。

狂風沙/司馬中原(4.5/5)
是一本文學性跟故事性都很強的小說,稱為經典之作絕不為過。一部蒼茫的英雄小說,厚厚兩大本,但看完的感覺就是痛快與不捨。這部小說我很早以前就想看,只是不管在書店或者網路上,看到的訊息都是絕版或者無存貨這類的訊息,剛好有一次上台北在台大旁邊的政大書城看到這部,想也不想就直接買下。看著董陽孜封面的題字,充滿豪氣的鄉野傳奇小說,等待著我們展卷探索。

鹿鼎記/金庸(4.5/5)
假如跟人家說我到當兵的時候才把金庸的鹿鼎記看過,一定會有許多人不可置信(確實也如此)。很多人推崇這部作品是金庸的頂顛之作不是沒有原因的,人物的性格刻劃絕對是關鍵,主角韋小寶雖然不是英雄,但是因為更貼近真實人性所以更覺可愛。

北極風情畫/無名氏(2.5/5)
故事本身讀起來很順,但是這段愛情故事怎麼看卻也覺得普通而已,不論文字或者情節皆然。

中文近代作家:
桂花巷/蕭麗紅(4/5)
蕭麗紅有另外一部名作”千江有水千江月”,不過這部桂花巷也是到當兵才真的看過,之前只聽過潘越雲唱的主題曲還有看過陸小芬主演的電影而已。一個很典型台灣大宅院的故事,那個時代女性的堅毅,心態上的矛盾與掙扎,還有週遭的人造成的氛圍與壓力,那是那個年代的莫可奈何。

第九個寡婦/嚴歌苓(4/5)
嚴歌苓也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作家,這個故事背景跟文革時期有關,描述一個媳婦怎麼為了避禍,藏住並且奉養公公幾十年的故事。她另外一部著名的作品是”少女小漁”,後來由張艾嘉執導改拍成電影。

老師的十二項見面禮/簡媜(3.5/5)
這是國軍96年的文康書籍,簡媜紀錄兒子在國外念書(小學)的幾個月,也從他的角度看美國的教育。雖然我認為他是過度的美化了美國的教育,不過那12項見面禮的意涵簡短明瞭卻又深入,值得思考。

大江大海1949/龍應台(4/5)
國軍98年的文康書籍,從小人物的觀點來描述這段戰亂分離的歷史,很多情節讓人看得很不捨。不過那是大環境的悲劇,書中所描寫的,是我們不熟悉的1949,不是用徐蚌會戰這些名詞堆疊起來的1949。

絕唱/廖輝英(3/5)
油麻菜籽/廖輝英 (3.5/5)
雖然是讀起來很流暢的小說,但是故事本身其實平淡無奇,描述演藝圈中的一些謀略與勾心鬥角,記得是在搭車回步校的路程中,一口氣就看完的。油麻菜籽是她的中篇小說集,相較下我會比較推薦這本集子,而不是她的長篇小說。

荒人手記/朱天文(4/5)
傳說(印刻出版)/朱天文(3/5)
炎夏之都/朱天文 (3.5/5)
朱天文的文字有她非常獨特的風格,在荒人手記這本得獎的小說中,就有評審覺得很有”喬太守新記”(朱天文的短篇小說)的風格。書中很多感情上的描寫是極度深刻,但是裡面引用的太多東西會讓人有賣弄的感覺,反而阻礙閱讀的流暢性。而傳說這本集子是算是朱天文早期的作品(高中到大學時代),看完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要說什麼印象深刻的故事好像現在也想不起來了。至於炎夏之都有幾篇有趣的故事,跟傳說相比,我比較喜歡這個集子收錄的作品。

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朱天心 (4/5)
暌違許久,朱天心再度出手寫了這部作品,一段描述中年愛情的小說,不同的發展線條(即便只是書中自述者的想像),即使只看其中的某一個片段也覺興味盎然。對於朱天心的作品接觸不多,但他文字中帶有的精緻美感,還有不時乍現的諷刺與充滿趣味的發想,總是讓人無法停歇的不斷看下去。在部隊中有個排長翻了幾頁後,便開口跟我借走這本書,可見其吸引力。

人間煙火/張曼娟(3.5/5)
坦白說,張曼娟的文字有讓人停不下來的魔力,裡面收錄的散文即使篇幅都不長,但就是讓人無法自拔。不過說來慚愧,她的代表作”海水正藍”我還沒有讀過。另外一提,這本書的推薦序是林清玄所寫,而林清玄因為多年前的婚外情風波,現在幾乎已經在台灣社會銷聲匿跡,是否有新的作品出版也不可知。

離家出走/蘇偉貞(2.5/5)
鐘情/蘇偉貞編(4/5)
坦白說我不大喜歡蘇偉貞的這部作品”離家出走”,只當作嘗試不同作家的東西看看而已。至於她主編的這本鍾情,裡面收錄有袁瓊瓊、三毛等女性作家的作品(散文、短篇小說不定),而最特別的是歌手蔡琴的散文也收錄其中(迢遙路),蔡琴的歌聲動人,這篇迢遙路的文采亦佳,應該是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鹽田兒女/蔡素芬(3.5/5)
看多了這類的作品,這樣的主題已經漸漸失去新鮮感。雖然文筆流暢,但是看完後真的沒有太多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william 的頭像
    wwilliam

    黑森林是我家後花園

    wwilli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